日治時期徐州路已經種樹 本張鳥瞰照片包含了今公園路、中山南路、凱達格蘭大道上重要官署及建築,由左至右分別為當時的新公園、臺北醫院、總督官邸、東門、總督府中央研究所、赤十字病院、總督府醫學校。
1905
(明治38)臺北都市計畫公告,擬拆除城垣改建三線道路,其構想源自維也納,設計為園林大道。照片中所見為今中山南路。


新公園建於1908(明治41),原名臺北公園,因建於圓山公園之後,又被稱為新公園。是臺灣第一個依照都市計畫設置的都市公園。1913(大正2)設置雕像以紀念兒玉源太郎,並拆除園內天后宮興建總督府博物館,也就是現在的國立臺灣博物館。民國85年,新公園更名為228和平公園。(資料取自臺北公園網站,http://www.telemap.com.tw/palm/hotfly/01_park/file.htm)


臺北醫院原為木造建築,1912(大正元年)拆除改建,由近藤十郎設計,本張圖像即是完工後的臺北醫院,1938(昭和13)4月,臺北醫院改制為臺北帝國大學附屬醫院,光復後為臺灣大學附屬醫院,即今常德街臺大醫院西址,為市定古蹟。


臺灣總督官邸位於東門內,初建於1901(明治34)1921(大正10)大修,屋架採鋼骨,為後期文藝復興式建築,建築設計出自多人之手,初期由福田東吾及野村一郎參與設計,後來由森山松之助主持改築,八板志賀助亦參與之。從兒玉源太郎總督開始使用至光復前末代總督離臺為止。光復後改為臺北賓館,屬於外交部,位於今臺北市凱達格蘭大道一號,為國定古蹟。(參考資料:臺北市文化局網站,http://www.culture.gov.tw/sel1.htm


臺灣總督府研究所創立於1909(明治42),負責細菌、寄生蟲、傳染病、毒物等等研究,1921(大正10)改制為臺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,至1939(昭和14)廢除,其所轄研究機關各自獨立作業。原址現為中山南路教育部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otreela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